文| 能源高质量发展 慕悦
对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来说,202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煤电装机11.2亿千瓦。煤电装机占比从2012年的66.2%降至43.8%,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从2012年的73.9% 降至58.4% 。同时,煤电新项目核准达近年最高水平——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日发布的《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2022年进展分析》(以下简称《简报》),去年我国新增核准煤电项目82个,18个省份总核准装机达9071.6万千瓦,是2021年获批总量的近5倍。
我国煤电产业发展至今,正处在一个转折路口。相比此前的收紧之势,煤电项目是否再次迎来大规模重启?对“双碳”目标实现有何影响?
“上大压小”成行业共识
受运动式减碳、断崖式去煤影响,煤电项目一度急踩刹车。但2021年迎峰度冬及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多地出现阶段性有序用电,煤电兜底保供作用再次凸显。
地方政府对电力供应紧张的担忧,具象化在对煤电项目核准的开闸上。根据《简报》,2022年,广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河北、浙江和广西8省新核准煤电装机总量超过500万千瓦,全部超过各自在“十三五”期间五年合计核准新增的煤电总装机总量,总计审批煤电装机占全部新审批装机的77.88%。其中,核准体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广东(1818万千瓦)和江苏(1212万千瓦)均在2021年出现过有序用电。为此,《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电力总装机0.96亿千瓦,而2022年煤电核准就占到约18%,这意味着平均来看,广东几乎将2022年全年的电力装机额度给了煤电;与广东相似,《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约5265万千瓦,而过去一年的新增煤电占到五年定额的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