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天然气消费量增速恐怕难以像规划中的那么乐观。
1998年,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批示:“可考虑引进LNG的试点,先在广东试点”,自此开启了中国进口LNG的新篇章。
历时8年,2006年6月28日,广东LNG项目一期工程投产,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出席了投产仪式,场面可谓空前盛大。
自此,中国进口LNG的大幕被徐徐拉开。
二十多年来,国内接收站江湖虽然没有查大师的小说般精彩,但也是有人来了,有人走了,有人还在要死不活的活着,从三桶油雄霸天下逐渐演变成民营、地方国资、央企多路入局“分庭抗礼”。既有合作无间的甜蜜畅快,也有相互嫌隙的恩怨情仇。
近几年,在国内天然气消费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LNG接收站被打满鸡血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接收站利用率直线飙升,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些利用率高的网红接收站赚的盆满钵满,比如大鹏18年赚了12个亿。
不过,世间万物皆有轮回,高潮过后有可能会直面软弱无力。
2019年,残阳如血!
2018年,中国仿若一台能源巨兽,张开大口,极尽凶猛。
2018年,中国进口管道气和LNG共计1260亿立方米,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
其中,已投产的20座接收站共进口LNG 5378万吨,增幅高达41%,占总进口量的59.5%。已投产接收站平均负荷率60.7%。
2019年,国内LNG接收站依然能够感受到2018年高潮过后的余韵。
2019年新投产的接收站虽没有18年规模大,但也比15-17年规模大。
1月,中海油防城港接收站投产,设计规模80万吨/年。8月,深圳燃气历时5年建设的LNG储备接收站也正式投产,设计规模40万吨/年。

自此,中国已投产22座接收站,共计接卸能力已达9035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