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家电网公司黑龙江尚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至此,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已开工建设4座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近400亿元。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抽水蓄能电站将在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力供应中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建设规模大,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可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有力服务“六稳”“六保”,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说,国家电网公司持续加大电网投入,不断增强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以电网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尚志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继荒沟抽蓄电站后,在黑龙江建设的第二座抽蓄电站,将有力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有力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有力促进稳增长助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黑龙江尚志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革命老区黑龙江省尚志市,是黑龙江第二个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也是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首个核准并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以2回500kV线路接入黑龙江省网,总投资83.58亿元,计划于2029年投产发电。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储能方式,是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抽水蓄能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功能,以及容量大、工况多、速度快、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技术经济优势,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
据介绍,黑龙江尚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目前黑龙江电网火电装机占比63%,风电、光伏装机占比32%,水电装机不足5%,省内日供电负荷峰谷差率接近40%,最大峰谷差超过500万千瓦,电网调峰和供电保障压力大。尚志电站建成投运后,将显著提高东北区域和黑龙江省电网的削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能力,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投资估算,建设黑龙江尚志电站,可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地方GDP超过150亿元,建设期平均每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0.6亿元,提供各类就业岗位约4000个,运行期每年可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1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黑龙江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迅猛,预计到2025年装机规模将实现翻番,到2030年将再翻番、总量超过6000万千瓦。尚志电站设计年发电量20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6.8亿千瓦时,建成后可有效平抑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影响,促进清洁能源可靠消纳。电站运行方式灵活,能有效配合火电机组运行,降低系统能耗,每年将减少原煤消耗约22.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7.7万吨、二氧化硫1300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助推能源电力加快绿色转型。
据了解,尚志电站总装机120万千瓦,可在5分钟内由满负荷抽水转变为满负荷发电,提供240万千瓦的电力支援能力,极大提升系统安全可靠性。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潘家口、十三陵、天荒坪、仙居、绩溪等一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世界第一,未来抽水蓄能将继续加快发展。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电站在运、在建规模分别达到3011万千瓦、5173万千瓦;国家电网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合计5.9亿千瓦,是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将得到快速发展,这必然要求系统调节能力和保障手段的同步增强。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全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电站将迎来建设高峰,预计新投产装机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到2025年投产总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仲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