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海油发展装备技术(下称装备技术公司)检测公司压力仪表智能检验实验室,检验员周永辉将5块待检的压力表安装在实验台上,只需按一个按钮,5分钟后,系统自动完成仪表检验及报告出具。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轻扫表上的二维码,该表的投用、检验及流转信息一目了然。相比传统方式,压力表的智能检验模式将检验效率提高了10倍,还极大减少了出海动复员及海上平台的资源占用。
今年上半年以来,装备技术公司聚焦主业,苦练内功,提升基层基础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全域赋能作用,在生产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基层生产提质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问题找差距
装备技术公司长年为海上平台设施设备提供设计、制造、检测、运维一体化服务,随着海上油田持续勘探开发,对设备运维和产品制造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装备技术公司设施中心,大量的结构管线改造项目让出海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力量日显匮乏,将管线预制工作从海上平台转到陆地预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何提高管线陆地预制的效率便成为关键问题。在装备技术公司加工制造分公司,为满足各类井况对钻完井工具的使用需求,产品加工与制造的质量和效率都必须提高。在装备技术检测公司,为确保海上吊装作业安全,系物与被系物检验势必要更加快速精准。
带着这些困扰基层生产的难题,近两年来,装备技术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促产业升级,主动向国际国内同行业对标,向行业内先进企业看齐,通过寻找差距明确公司发展方向。
数字赋能补短板
2022年,装备技术公司明确“以核心业务为载体,推进数字技术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数字化转型目标,以期通过数字化赋能,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该公司通过对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维产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产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四个维度开展调研、分析,持续优化升级数字化转型设计方案。以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通过全面梳理公司生产管理信息化需求,公司建立了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将过去大量需要填表、走流程的线下管理工作搬至线上,经过反复试用、分析,不断对管理平台进行功能调整,简化流程,极大减少了管理人员在录入、填表等方面的重复工作,提高了生产运营质量和效率。
在数字技术与生产融合方面,该公司以应用场景为出发点,选取油套管智能制造、工艺管线陆地预制、压力仪表智能检验等10多个场景作为数字技术赋能对象,通过数据中心和工作平台的支持,大力推动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数据应用。截至目前,已有三项数字化应用场景达到预期目标,其它数字化课题和场景正在研究和建设之中。
生产智能化提质效
“自从采用了管线数字化预制技术,单井施工周期缩短了10%,陆地预制综合效率提升24%!”在装备技术公司设施中心,焊接工程师王永峰在投用不到半年的数字化预制工厂惊喜地测算道。开发井的快速投产是保证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开发井投产前的管线陆地预制工作量越来越大。为提高预制效率,节约施工周期,装备技术公司设施中心从2019年开始,立项并实施《海洋平台运维工程管线数字化预制工厂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创新采用数字化预制技术,搭建数字化预制管理架构,攻克工艺管段自动化焊接等关键难题,项目最终逐步实现了高精度调研、高精度设计及精准制造三方面目标,已建成的海洋平台运维工程管线数字化预制工厂对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用系物与被系物安全管控平台提高检验证书出具和查询效率;钢丝绳在线监测系统减少出海人员投入,提高检验工作的安全性;数字化套管生产线的投用,提高加工效率20%,减少人力40%,产品加工一次合格率由93%提升到95%……一系列生产智能化成果为公司基层生产提质提效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