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报记者 赵紫原
“综合智慧能源是顺应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技术融合发展大势而兴起的新模式、新业态,已成为构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智慧能源新业态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新机遇。”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会长于崇德在2022年7月27日A6联合体主办的“2022综合智慧能源大会暨优秀项目案例发布会”上表示。
会议在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海先生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会长于崇德先生、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艾传勇先生、东方电子集团董事长杨恒坤先生分别致辞。会议围绕“发展综合智慧能源·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这一主题,中国工程院江亿院士、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核电运行总工程师郝宏生先生、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宗富先生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
江亿在主旨报告《尽快建立电力系统动态碳排放因子体系》中指出:以零碳为目标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大革命。已有的适合于现有电力系统的政策机制不可能完全适合新的电力系统。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下,设计新的政策机制,才能推动电力革命的进一步深入进行。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有可能冲破困境,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郭剑波认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要加快新技术开发、市场机制和新政策法规(新平衡机制)研究。系统灵活性、安全性、多能源多系统耦合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等都是重要的技术方向。综合协同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特征,智能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
郝宏生提出,发展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的思路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驱动新活力,打造“三网融合”生态,形成创新驱动新引擎,扩大科研自主权,用好创新激励工具,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张宗富谈到,国家能源集团近期将打造10个骨干子分公司为综合能源示范企业,“十四五”末有条件的传统火电企业全部实现综合能源供应,“十五五”末力争涵盖综合能源全系统。
会上同步发布《综合智慧能源优秀项目案例集(2022)》。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兼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风云指出,通过数据分析本次案例,得出以下结论:降低能耗是本次征集的案例中最有代表性特征,平均单位能耗降低19.59%;新能源利用率提高,平均新能源占比33.79%;平均调峰能力增加13%,助力新型电力系统。
全国能源电力行业投资主体、建设和运行单位、研究设计单位、高校、地方企业等代表现场参会,会议在新华社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