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区域异质性

2020-05-30 19:50:31 作者: 所属分类:学术文章 阅读: 评论:【文章导读】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区域异质性已关闭评论


题目: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区域异质性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2 emissions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Regional heterogeneity)

作者:徐斌,林伯强*

期刊: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

详细:88卷,1期,20161月,422-434

DOI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15.11.001.

文献导读: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已成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2012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约为100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8%。因此,在日益增长的国际压力下,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二氧化碳减排的焦点。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刚性能源需求继续存在。这导致难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工业部门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了解和研究中国主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随着经济发展而快速增长。最新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粗钢产量从1996年的1.01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779万吨,生铁产量从1.07亿吨增加到7.09亿吨,成品钢产量增长10倍。同期,粗钢、生铁和成品钢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2%和15%,高于同期11%的GDP增长率。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占全球钢铁产量的近50%。2013年,该行业消耗了6.249亿吨标准煤当量,释放了1687.2万吨二氧化碳,占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6.2%。因此,为了应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需要关注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确定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力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和减排政策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利用2000-2013年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调查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力。考虑到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等存在的巨大区域差异,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探索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


摘要:

确定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制定有效的环保措施至关重要。大多数现有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从国家层面研究钢铁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区域差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采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区域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工业化主导着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其影响因地区而异。由于研发投入的巨大差异,东部地区能源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其对中西部地区二氧化碳的影响。由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房地产开发的异质性,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由于节能技术和扩大清洁能源使用的研发投入增加,能源结构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巨大潜力。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减排,地方政府在制定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差异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面板数据模型


» 郑重声明:本文由admin发布,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admin共有,欢迎转载, 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